[貓太太]北歐系列三 (還是四?)圖書館篇
新年快樂,由於貓王是高雄人,所以我的農曆年一向都是在高雄過的。
大年初一、二連續兩天,我和貓王帶著兩隻泡在高雄非常有名的高雄市立圖書總館。突然覺得可以把北歐系列的圖書館篇寫一寫。大家如果過年電視節目太無聊,可以往下看一看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先講這次去的高雄圖書總館,這個圖書館果然名不虛傳,佔地廣闊,而且設計的非常大器又有美感。完全不輸許多國外有名的圖書館。
圖書總館3樓大廳區的陳設非常美麗,有一種來到誠品書店的極度舒適感,差別只在書的新舊,館員用心的設計許多主題活動,甚至有策展的概念,其中的巧思不得不讓人讚賞。
B1的兒童閱覽區同樣超~級~大,而且藏書量非常非常多,ㄧ眼望不完。愛看書的小朋友在這裡會感覺很幸福,書櫃的設計雖然中規中矩,但同樣設定了很多主題,例如有在地特色的「高雄限定區」,也有「館員推薦區」,甚至有針對童書作者的「紀念繪本展」,我逛完一圈真想要原地站好幫它拍手叫好。
身為高雄人的貓王感到與有榮焉,跟我說,這裏不錯吧!我說,真的很不錯,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,跟我在北歐看過的圖書館有些不同。
貓王沒想到已經這麼完美進步的圖書館,竟然還會招致我的批評指教,忍不住說這個圖書館設計前,一定參訪過很多國外的圖術館,有點不服氣的問我,不同的地方在哪裡?
我腦中快速的比對記憶中進去過的兩個北歐圖書館,一個在瑞典南部的馬爾摩,另一個則在丹麥的哥本哈根。但一時之間竟也回答不出哪裡不同。
回去後,我搜尋去年八月在北歐拍的照片後,終於在千絲萬縷的記憶碎片中,找到那個讓我覺得怪怪的點了。
貓王!我現在在這裡正式回應你的問題,最大的不同點就是:「北歐的圖書館歡迎更小的孩子。」
多小呢,「從出生到2歲」的孩子都歡迎光臨。
為了印證我的猜測,我認真的研究高雄圖書總館B1兒童區的廁所、哺乳室、尿布台。果然這裏的圖書選擇、廁所、座位設計主要是針對「幼兒園以上的孩子」,因此尿布台跟哺乳室的設置,各只有找到一個,且稱不上舒適,都只能算聊備一格。
但北歐的確把0-2歲的孩子,以及他們的照顧者當作要服務的對象(保母、請育嬰假的父親、母親),它們的圖書館有幾個特色:
1.外面一定留一大排空間是「推車專屬區」。
2.圖書館的書籍陳設有適合0-2歲孩子閱讀的書籍。
3.閱讀空間有許多柔軟、躲藏、躺臥、席地而坐的元素。
4.會有數個哺乳及尿布區,位置更不會放在邊陲區。
5.更打破我們思維的是,圖書館中一定會有調理區,調理區設有水槽、桌椅,方便照顧者餵食小小孩、清潔餐具。
在參觀瑞典隆德的保母支持體系時,發現當地保母非常習慣三、四人約好,一起帶著自己的收托兒到圖書館,她們的圖書館就是一個公共的托兒環境,記得我看到一群小小孩在圖書館自在的樣子,內心的震撼。
也許有人會說,圖書館本來就不是針對0-2歲的孩子設計的地方啊!那我就想問,我們的城市有什麼地方是政府針對0-2歲孩子設計的呢?
(接下來貓太太要起乩,開始陳述內心鬱悶了)
我相信大家在腦中搜索一輪之後,除了「托嬰中心」、「保母家」,勉強只說得出這幾年才比較流行的「親子館」吧,但除了親子館之外,前兩者根本不算公共設施啊!
但0-2歲,卻是照顧者最艱苦、最無處可去,最不知所措的時期。我們身為全世界生育率倒數第一名的國家,國家在做環境設計時,心中是否有這15-16萬個小小孩,以及照顧者呢?答案是沒有。曾經請育嬰假親自照顧兩隻的我,在孩子進幼兒園之前,一直感受到這種窘迫。
沒想到台灣、北歐圖書館的小小比對,會讓我突然變憤媽(憤青的升級版)。
雖然貓王一定會說我不知滿足,一天到晚拿北歐來做對照,但是啊,我真心希望在台灣生育、照顧孩子的人,能擁有更好的環境。
接下來,放兩個國家圖書館的照片,讓大家感受一下。歡迎到高雄時,來圖書館玩喔!(不知所云的結尾)